在現代養殖業高速發展和生物安全風險并存的時代背景下,“研好藥、產好藥、用好藥”是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為了防范微生物耐藥性風險,2018年,我國正式實施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在養殖領域停止使用除中藥類以外的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獸用中藥因毒副作用低、不易產生耐藥性的特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如今,發揮中藥防控動物疫病和促進動物生長作用,為“減抗”、健康養殖和糧食穩產保供保駕護航,成了新時代提出的新命題。
2022年1月24日,農業農村部批準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建立農業農村部中獸醫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通過建成以中獸醫基礎理論為指導、產學研有機融合為一體的中獸醫生物學創新研究基地,為我國中獸醫藥學的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為動物健康養殖、鄉村全面振興提出中獸醫藥解決方案。
完善獸用中藥評價體系
中獸醫藥可以看作中醫藥的分支學科,中獸醫藥和中醫藥相伴相生,至明清以來才逐步分領域發展。然而,人用和獸用中藥的評價與注冊標準長期移植化學藥品思路阻礙了當前中藥產業的發展。因此,建立完善符合獸用中藥特點的注冊管理制度和技術評價體系成為行業共識。獸用中藥的管理應借鑒人用中藥經驗,在原有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基礎上,繼續完善按證候類型和主要作用的獸用中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建立“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生產工藝研究、新藥質量研究等指導原則。
獸用中藥藥材來源多樣,含有的活性成分極其復雜,加上制備工藝的影響,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仍較薄弱。需要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質量標準控制模式及方法,從全過程質量控制和中藥整體質量控制兩方面入手,對獸用中藥的處方、產品研發、規范化生產和合理使用等全過程把握,同時對中藥真偽、優劣和全成分進行控制。另外要注意防范獸用中藥處方外非法添加風險,繼續完善獸藥處方外非法添加檢測方法。
獸藥作為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農業投入品,其毒性殘留和耐藥性風險廣受國際關注。為客觀評價獸用中藥的毒性和耐藥性安全風險,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獸藥行業公益性項目”從中藥的毒性與藥性關系入手,充分闡述了在中獸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中藥的毒性及殘留和耐藥性風險的可控性、藥食同源品種的安全性。為發揮獸用中藥的“綠色”優勢,既要按照中獸醫理論合理使用毒性藥物“以毒攻毒”,又要掌握好中藥提取物有效性和毒性的界限,排除耐藥性風險隱患,最大限度地保證用藥安全。
促進獸藥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獸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雖然獸用中藥產值偏低,但中藥是我國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且符合綠色養殖和健康養殖需求,已逐步受到廣大養殖者的重視,成為獸藥企業研發和生產的重點產品之一。2021年,我國獸用中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1.26億元,獸用中藥在養殖生產中的應用空間廣闊。預計國內獸用中藥產業將持續增長,產品結構簡單、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等問題將得到解決,滿足現代集約化養殖分群、分圈用藥對高質量獸藥的需求。
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試點應用,中藥配方顆粒取得了寶貴的經驗。獸用中藥配方顆??梢耘浜铣煞街苿崿F精準用藥,也可以支撐獸醫臨證配伍,促進獸用中藥應用的提質增效。謀劃建立獸用中藥配方顆粒管理體系,探索建立獸用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鼓勵臨床獸醫應用中藥配方顆粒進行配伍或與現有成方制劑配合使用,及時總結使用經驗進行技術推廣,確保寵物醫生、養殖業駐場獸醫盡早掌握和使用獸用中藥配方顆粒技術,是實現動物疫病的精準防控的必然選擇。
中藥佐劑主要來源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某些具有免疫活性的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毒性低、易于代謝的特點。研究表明,部分獸用中藥,包括單味中藥、復方中藥、有效部位、單體等,與動物疫苗配合使用可顯著提高疫苗保護率。獸醫領域深入挖掘獸用中藥的主要和輔助免疫作用,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研發了幾十種用于提高動物疫苗免疫效果或免疫應答的新獸用中藥,并開展了疫苗佐劑生產工藝、獨立包裝配合疫苗使用等研究和探索。獸用疫苗中藥佐劑是我國獸醫領域20多年來的重要研究成果,在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用獸用中藥方案遏制微生物耐藥性
面對日益嚴峻的獸用抗菌藥殘留和微生物耐藥性問題,世界各國都在迫切尋求解決之道。中藥藥源天然,有的還具有“藥飼同源”的特質,獸用中藥在養殖生產中具有“有害殘留低、不易產生耐藥性”的特點,在替代抗菌藥物方面優勢突出,為應對微生物耐藥性等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更多選擇。因此,我國要發揮中藥優勢,提出遏制微生物耐藥性的獸用中藥方案。
開展獸用中藥各類活性成分抑制、消除耐藥性甚至逆轉耐藥性研究,通過消除耐藥菌的R質粒等方法,實現消除或逆轉耐藥性的目標。結合中獸醫理法方藥,通過調節動物機體免疫力等防控動物疫病,深入研究中藥遏制微生物耐藥機理。
中藥的功效是多靶性、全方位的,與單一化合物或抗生素相比,獸用中藥的單方、復方更不易導致耐藥性。但中藥提取物,特別是提純的單體化合物的應用,也存在著耐藥性風險隱患。因此,在促生長等長時間用藥活動中,應遵從“適度提取、合理配伍”的原則,最大限度避免獸用中藥帶來的微生物耐藥性安全風險的產生。
用現代科學帶領獸用中藥走向世界
在我國,植物基原的中藥占全部中藥的90%以上,中藥有自身的特點和理論體系,與歐美等國理解的植物藥存在較大差異。在全球大融合的背景下,用現代科學語言講好獸用中藥故事,為做好獸用中藥科研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路徑。
隨著中西醫學的融合發展,中醫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也正在被世界接受。如循證醫學與中獸醫辨證有諸多內在的一致性,兩者均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搭建起了中西獸醫互鑒的橋梁。同時,系統生物學等諸多現代生物學技術為闡釋獸用中藥藥理提供了可能。在中藥之外,我國用現代醫學理論來指導研發、應用的“天然藥物”也成為中藥國際化的重要方案,使天然藥物與西方的植物藥完美對接。
中獸醫藥理論蘊藏著健康養殖之道。中獸醫突出“治未病”,重在預防,中獸醫強調整體觀念,在“病”的治療上,通過調整機體功能狀態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對于動物源性食品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因此,需加大中獸醫藥理念和技術方法的傳承和宣傳,讓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中獸醫藥文化理念、用藥規律,推動獸用中藥標準走向世界。目前,我國中藥顯微鑒別、薄層色譜等檢驗方法行之有效,符合整體把握中藥質量的要求?!稓W洲藥典》收錄了66種中藥材,中藥標準走向世界的努力已經取得成效。